
我还是得当一个科学家0x6794785d49b5Cc970b83cD5dD7CE1997470bbf5b
About
金融学博士,高级经济师,CFA,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我还是得当一个科学家 2025-11-07 05:12:01 UTC
科学是纯粹的//@科学网: 最近,留学英国的呙佳芯在社交平台发的帖子“爆”了。她在帖子中惊喜地分享,自己向一位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授发邮件,询问对方是否可以“施舍”一份实验样品,没想到教授欣然给她快递了一份,还不让她出运费。这给正在读博一、处于科研初期的呙佳芯带来了莫大的鼓励,让她对学术有了更多信心,对科研共享有了更多思考。这个帖子也引来了网友的热烈讨论。呙佳芯告诉《中国科学报》,这次经历会成为她科研初心的“护城河”,守护着她,把真理之炬的光与热一直传递下去。以下是她的详细讲述。 博士生向陌生教授“索要”实验样品,收到回复让她当场慌了

我还是得当一个科学家 2025-11-07 00:16:56 UTC
以前说女装盗版多,现在已经蔓延到男装了。前两天看到一个外套样式不错,想在某宝买一件,结果一搜吓一跳,好多同款衣服,并且多少钱的都有,贵的大几百,便宜的两百多,我下单了两件,发现款式非常相似,但是质量差异很大,在用料、做工还有大小都不一样,我怀疑我下单的这两件也不是原版,因为贵的这件我感觉也一般般,但肯定比另一件强很多。难怪之前网上总有人说现在衣服越来越丑,因为辛辛苦苦设计出来的版很快就会被盗,这个问题真应该好好解决一下。

我还是得当一个科学家 2025-11-07 00:16:45 UTC
来我们这儿发科创债嘛,我们有债市科技板,股权投资机构也可以投嘛//@Degg_GlobalMacroFin: 铁索连环已经连到美国政府了。

我还是得当一个科学家 2025-11-05 19:50:07 UTC
有几个问题,第一,农产品价格过去几年为什么没涨呢?货币大放水为什么没有推升农产品价格呢?第二,美国贸易赤字在2025年为什么突然明显扩大呢?美国到处打贸易战,似乎对贸易赤字没有丝毫影响,反而越打越严重。第三,欧债五国就业市场为什么持续改善呢?过去十年失业率最高的西班牙、希腊和意大利失业率持续下降且较为明显,是什么因素驱动的呢?第四,过去三年全球股市涨幅最大的股指居然是法兰克福DAXI股指和东京日本225股指,此前我一直以为是美国股市,这又是为什么呢?

我还是得当一个科学家 2025-11-05 04:51:30 UTC
最近太忙了,发微博都少了很多。

我还是得当一个科学家 2025-11-04 13:08:17 UTC
回复@PsyCheDeLicFanTasy:你说的很有道理//@PsyCheDeLicFanTasy:能有答案的话就不是泡沫了//@我还是得当一个科学家:有两个问题,第一,AI现在到底有没有泡沫,第二,如果有泡沫能持续多久,什么时候爆?//@华尔街见闻APP: 【英伟达的“10倍股历程”:3年前ChatGPT首发时市值4000亿美元,如今,首家“五万亿美元公司”!】英伟达市值达到5.03万亿美元,这一数字不仅超越了其竞争对手AMD、Arm、ASML、博通、英特尔、拉姆研究、高通和台积电市值的总和,还超过了标普500指数中的公用事业、工业和消费必需品等整个行业的体量,更是越过德国、法国和意大利主要股指市值的总和。网页链接

我还是得当一个科学家 2025-11-04 13:08:16 UTC
#郑丽文再表态有信心推进两岸和平#乌合之众,还28年,还百年和平,28年还有你啥事了,通往湾湾的高铁没准都开始建了,实在看不下去了,戏精。

我还是得当一个科学家 2025-11-04 13:08:13 UTC
美国自己也在鼓励本国企业扩大供应链,重建生产,本质上就是想把供应链和就业留在美国,实在留不了的,也要在自己可控范围内确保供应链安全//@机工战略: 美国当下的“制造业回流”(reshoring / nearshoring / friendshoring)确实正在演化为一种“新型OEM体系”。它与传统意义上“制造业回归”不同,不是美国重新培养工匠精神、重建完整制造链,而是借他国之手重塑产业控制力。一、核心逻辑:美国主导、他国代工的“战略OEM”美国当前的制造业回流,其实并不是“产业自给自足”,而是以政治安全 + 供应链主导权为目标,推动一种“受控的全球OEM体系”。 • 核心目的:不是降低成本,而是“可控生产”。美国希望关键制造环节在“友岸(friendshore)”体系内完成,但仍保持技术、标准、资本与市场主导。 • 实现方式:通过激励、补贴、协议与准入壁垒,让日韩欧企业“在美国制造”,形成“名义上美国制造,实质上外资代工”的格局。 • 关键词:政策主导(IRA、CHIPS、Defense Act)、伙伴代工(Japan/Korea/EU OEM)、供应链重组(friendshoring)。二、表现形式:美国版OEM的三个典型板块 1. 汽车产业:欧洲、日本企业的美国工厂化 • 丰田、本田、宝马、奔驰、现代、起亚、斯巴鲁等都在美国扩大电动车与电池工厂。 • 典型案例: • 丰田北卡罗来纳电池厂($138亿投资) • 现代-起亚乔治亚电动车基地 • 宝马南卡工厂升级为出口中心→ 本质:美方提供市场与政策(IRA补贴),日韩欧企业成为美国供应链的“OEM制造者”。 2. 能源与船舶装备:韩国造船在美设厂 • 美国海军与能源公司推动韩国三大船企(HD现代、三星重工、大宇)在德州、路易斯安那等地建厂。 • 目标:建造LNG运输船、海上风电平台、造船模块。→ 韩国成为美国能源安全体系的“造船OEM”。 3. 半导体与装备:日韩欧成为“在美代工厂” • 台积电(TSMC Arizona)、三星(Texas)、美光(Idaho)、SK海力士(Indiana)等皆为美国战略布局。 • 这些厂虽在美国,但关键设备、工程团队仍来自日韩、荷兰。→ “美国制造”的外壳,“全球代工”的本质。三、内在机制:OEM逻辑的三层嵌套层次 逻辑 美国角色 他国角色战略层 供应链安全 规则制定者 规则适配者技术层 先进制造与标准 芯片/AI/材料 制造与装配执行层 投资与税收激励 市场与补贴方 投资方与雇主美国不再直接经营制造,而是通过制度嵌套,让他国的资本和制造能力成为“美国工业体系的延伸手臂”。四、结论:制造业的“地缘OEM化”这是一种新型产业结构重组逻辑: • 从“全球化分工”转向“地缘化OEM”; • 从“成本效率”转向“政治效率”; • 从“生产主导”转向“制度主导”。简言之:“美国制造业回归”的打法是让别人在美国生产,让美国掌握规则与利润。

我还是得当一个科学家 2025-11-03 16:31:08 UTC
无论是新能源领域取得的各种突破还是核电领域取得的突破,本质上都是能源使用方式的进步,而这本身就代表了人类文明利用能源的水平,属于颠覆性的技术进步//@央视新闻: #中国核能新突破#【骄傲转发!#我国打破核电对铀的依赖#】我国第四代核裂变反应堆——钍基熔盐堆正式建成并实现钍铀转换,成为全球唯一运行的熔盐堆,也是我国目前唯一建在戈壁滩的核反应堆。中国科学院官宣消息显示,位于甘肃民勤的钍基熔盐堆已正式建成并实现钍铀转换,不仅成为全球唯一运行的熔盐堆,也是我国目前唯一建在戈壁滩的核反应堆。作为第四代核裂变反应堆技术的核心代表,它不仅在安全性能与能源效率上实现跨越式升级,更有望破解我国“核燃料长期依赖进口”的困局,让中国稳稳站上全球熔盐堆核能技术的领跑位置。长期以来,“铀资源匮乏”如同一道紧箍咒,制约着中国核能产业的发展。钍基熔盐堆的横空出世,让中国核能迎来“换道超车”的关键契机——它打破了传统核电对铀燃料的依赖,将我国储量丰富的钍作为核燃料。不过,这里有个技术关键点:钍本身不能直接发生裂变,如何让它产生能量?用中子轰击钍原子核,将其转化为高效裂变的铀-233,堪称核能领域的“点石成金”。而且,我国钍矿储量丰富,真正实现“家里有矿,能源不愁”。更具经济价值的是,我国已探明的钍矿大多是开采稀土时的伴生副产品,相当于“开采稀土附赠钍资源”,不仅大幅降低了核燃料的获取成本,更顺带解决了稀土开采的增值利用,一举两得。除了燃料来源的革命性突破,钍基熔盐堆在安全性与选址灵活性方面更是带来了惊喜。传统核电站是名副其实的“喝水大户”——一座百万千瓦级常规核电机组,每小时需消耗数千吨冷却水,用于带走反应堆核芯产生的巨额热量。这就像家里煮饺子,一旦锅中缺水,饺子就会糊锅。核电站要是“没水喝了”,堆芯就可能因过热引发熔毁风险。但钍基熔盐堆,却像一位自带“干粮”的沙漠探险家,因其自身的安全性完全颠覆了这套“生命维持系统”。它采用的高温熔盐,本身就能在600-700°C的高温下保持稳定液态,是完美的“热量搬运工”。在运行过程中,无需外部水源补给,仅靠熔盐在封闭回路中的自然循环,就能持续带走堆芯产生的热量,从根本上杜绝因冷却失效引发的安全隐患。正因为有了这套“不口渴”的冷却系统,让钍基熔盐堆摆脱了传统核电的选址束缚,有望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它不需要像传统核电站那样“傍海而居”,所以才能潇洒地建在甘肃民勤的沙漠里。从此,核电不再局限于沿海地区,有望深入广袤内陆,依托我国丰富的钍资源,为更多地区提供清洁稳定的能源,点亮未来的万家灯火。(总台央视记者帅俊全 韩文旸)网页链接 央视新闻的微博视频

我还是得当一个科学家 2025-11-01 08:58:17 UTC
东东一直以来强硬立场让小特十分难堪,小特强权zz霸权主义在全世界大杀四方,唯独遇到东东各种碰壁,小特为找回脸面反复声称跟东东关系不错,事实上谈判期间显得并不那么自然。国际社会也是慕强心理严重,能够扛得住老美,才有人愿意跟你一起玩儿,否则就会选边站,跟着老美一起打压你。

我还是得当一个科学家 2025-11-01 08:58:15 UTC
有两个问题,第一,AI现在到底有没有泡沫,第二,如果有泡沫能持续多久,什么时候爆?//@华尔街见闻APP: 【英伟达的“10倍股历程”:3年前ChatGPT首发时市值4000亿美元,如今,首家“五万亿美元公司”!】英伟达市值达到5.03万亿美元,这一数字不仅超越了其竞争对手AMD、Arm、ASML、博通、英特尔、拉姆研究、高通和台积电市值的总和,还超过了标普500指数中的公用事业、工业和消费必需品等整个行业的体量,更是越过德国、法国和意大利主要股指市值的总和。网页链接

我还是得当一个科学家 2025-10-31 01:25:53 UTC
长沙这边房子跟我之前去武汉和西安很像,30层楼的商品房很多很多,这种房子真的不是一般的坑人,本身建筑质量就不行,未来维护成本也会越来越高。之前很多人说房子是固定资产,可以抗通胀,我跟你说这种观点纯属扯犊子。普通的房子从长周期看抗不了通胀,尤其是这种好几十层楼高的,未来基本没有拆迁价值。那种地段很好的建筑质量也好的老洋房或许长周期可以抗通胀。再或者是那种层数很少的楼房,地段也不错的,未来具备拆迁价值的,或许也能抗通胀。像质量很差层数很多的商品房,只会贬值不会增值,从长期看没有抗通胀的可能。

我还是得当一个科学家 2025-10-29 22:06:14 UTC
说姚明多少年一遇确实如此,他不仅仅是身体条件优越,品格意志力智商情商也都是一流的,反观杨瀚森至少目前感觉除了身体天赋还可以其他的都非常不在线,尤其是情商和意志力//@我还是得当一个科学家: 这个杨瀚森是不是不大行了,一接受采访就说吃,一天天就知道吃,国内堆了这么多资源把你送出去打NBA就让你出去吃去了是吗?我不是觉得他打得不好所以失望,而是一个不自律没有进步欲望的人这种人是没有前途的,再好的天赋也会荒废。姚明接受采访时记者问他你觉得一个出去打球的球员应该注意什么,姚明说你要知道到底想要什么,潜台词就是你要想站稳脚跟就得努力训练努力进步。这杨瀚森这么个打法我看很快就打不了NBA了,国家队让他打都够呛。没有精气神,没有那种拼搏的精神,一天天软绵绵跟梦游一样,这种精神面貌能代表中国男篮的未来吗?真心希望他早日醒悟。

我还是得当一个科学家 2025-10-29 22:06:12 UTC
这个杨瀚森是不是不大行了,一接受采访就说吃,一天天就知道吃,国内堆了这么多资源把你送出去打NBA就让你出去吃去了是吗?我不是觉得他打得不好所以失望,而是一个不自律没有进步欲望的人这种人是没有前途的,再好的天赋也会荒废。姚明接受采访时记者问他你觉得一个出去打球的球员应该注意什么,姚明说你要知道到底想要什么,潜台词就是你要想站稳脚跟就得努力训练努力进步。这杨瀚森这么个打法我看很快就打不了NBA了,国家队让他打都够呛。没有精气神,没有那种拼搏的精神,一天天软绵绵跟梦游一样,这种精神面貌能代表中国男篮的未来吗?真心希望他早日醒悟。
此推文基于ipfs和以太坊,没有中心化实体控制,所有权利归创作者所有。
所有者:0x6794785d49b5Cc970b83cD5dD7CE1997470bbf5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