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还是得当一个科学家0x6794785d49b5Cc970b83cD5dD7CE1997470bbf5b
About
金融学博士,高级经济师,CFA,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我还是得当一个科学家 2025-11-15 12:03:41 UTC
方正用AI写东西那个事儿,我早就发现AI的严重问题,有时候我也不知道AI是怎么编出来的那些材料,即如果你去查原始材料,发现根本就没有那些内容。按理来说AI是去搜索现有内容,然后提取出来,但实际情况经常不是这样。AI可以用,但只能作为线索,否则写的东西会变得高度不可靠。AI对学术界冲击是显然的,如果有越来越多的人图省事用这个,就会带来一个问题,东西发表了别人引用他的东西其实就相当于引用了一堆垃圾,会在圈内相互传染,影响极坏。

我还是得当一个科学家 2025-11-14 22:39:15 UTC
最近去了一些地方,感觉化债就是个**。还有房子真的太多了,听当地人说很多楼就几户人家,晚上都没几个亮灯的,到处都是三十层楼的商品房,都这几年盖的。

我还是得当一个科学家 2025-11-14 07:37:47 UTC
人口向大城市集中不是好事,从中长期来看,会导致各地区基础设施大量荒废,地方债务问题也会更加凸显,另外人口过度集中居民生活质量反而会下降,就业难度也会上升,经济抗风险能力下降,现在这种人口集中度或许就可以了。

我还是得当一个科学家 2025-11-13 16:59:52 UTC
以前总说欧美国家特别遵守规则,奉行契约精神,美国华尔街迅速崛起跟契约文化有直接关系,因为金融的本质就是信用,而且欧美有一整套制度保障契约的执行,现在看来只是一个笑话而已。当规则符合他的利益的时候他会严格遵守,甚至胁迫其他国家遵守,而当规则不符合他的利益的时候马上推翻。国家发展跟个人成长过程本质上也是类似的,发展的过程本身其实就是在打破一个个神话而已,看起来的高大上,当你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发现,不过如此,其实大家都一样。什么是霸权,所谓霸权就是我可以完全根据我的利益制定规则,然后胁迫你不得不遵守,这就是霸权。

我还是得当一个科学家 2025-11-13 03:33:24 UTC
这个说法有问题,第一,没有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如果不扣除价格因素所有国家中低收入阶层大概率都是向上流动的,第二,各阶层收入和财富分配占比才反映阶层流动。//@格隆汇图解天下: 美国社会正在向上流动

我还是得当一个科学家 2025-11-13 03:33:23 UTC
我想提个建议,所有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专栏都应该把作者加上,因为专栏不同于报告的其他内容,其他内容大都是常规性数据更新,没有多少原创性,但专栏不同,带有一定知识产权属性,所以应该把作者的名字加上,而且也便于研究人员查找和跟踪//@我还是得当一个科学家: 这个专栏写的不错,谁写的,得加餐!可以这么说,所有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里的专栏基本上就构成了整个pbc货币政策框架决策体系的核心部分。

我还是得当一个科学家 2025-11-12 14:18:51 UTC
我旁边有一男一女,上飞机半个多小时以后,我忽然发现那女的开始撩那个男的,哎呀你的手真好,然后就把那男的手拿起来了,一看就有福,后面就各种撩,那女的一直盯着那男的,我看他俩应该是认识,但肯定不是情侣,男撩女见过,女撩男第一次见

我还是得当一个科学家 2025-11-12 14:18:49 UTC
这个专栏写的不错,谁写的,得加餐!可以这么说,所有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里的专栏基本上就构成了整个pbc货币政策框架决策体系的核心部分。

我还是得当一个科学家 2025-11-12 14:18:48 UTC
这个专栏里面题目中提到的“货币”应该指的是货币供应量,为什么要写货币而不用货币供应量呢?感觉有点儿奇怪,货币的含义太广了,指向性并不明显。

我还是得当一个科学家 2025-11-12 14:18:46 UTC
这文章写的真不错,只可惜不知道作者,只写了国际金融报研究院。地址:网页链接

我还是得当一个科学家 2025-11-10 17:38:28 UTC
据网络报道,2025年博士招生人数,清华4500、北大4000、上海交大4000、浙大5000,武大也计划招收约2300人。这些数据是真实的吗?太可怕了。

我还是得当一个科学家 2025-11-10 02:55:28 UTC
有一个搞笑视频博主说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事情,她说很多人认为买房比租房好重要的原因是虽然还房贷,但是30年以后这个房子是自己的,而租房再怎么说房子也不是自己的,然而,人们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30年以后这个房子肯定也不值钱了,我觉得她说的好有道理。

我还是得当一个科学家 2025-11-07 05:12:01 UTC
科学是纯粹的//@科学网: 最近,留学英国的呙佳芯在社交平台发的帖子“爆”了。她在帖子中惊喜地分享,自己向一位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授发邮件,询问对方是否可以“施舍”一份实验样品,没想到教授欣然给她快递了一份,还不让她出运费。这给正在读博一、处于科研初期的呙佳芯带来了莫大的鼓励,让她对学术有了更多信心,对科研共享有了更多思考。这个帖子也引来了网友的热烈讨论。呙佳芯告诉《中国科学报》,这次经历会成为她科研初心的“护城河”,守护着她,把真理之炬的光与热一直传递下去。以下是她的详细讲述。 博士生向陌生教授“索要”实验样品,收到回复让她当场慌了

我还是得当一个科学家 2025-11-07 00:16:56 UTC
以前说女装盗版多,现在已经蔓延到男装了。前两天看到一个外套样式不错,想在某宝买一件,结果一搜吓一跳,好多同款衣服,并且多少钱的都有,贵的大几百,便宜的两百多,我下单了两件,发现款式非常相似,但是质量差异很大,在用料、做工还有大小都不一样,我怀疑我下单的这两件也不是原版,因为贵的这件我感觉也一般般,但肯定比另一件强很多。难怪之前网上总有人说现在衣服越来越丑,因为辛辛苦苦设计出来的版很快就会被盗,这个问题真应该好好解决一下。

我还是得当一个科学家 2025-11-07 00:16:45 UTC
来我们这儿发科创债嘛,我们有债市科技板,股权投资机构也可以投嘛//@Degg_GlobalMacroFin: 铁索连环已经连到美国政府了。
此推文基于ipfs和以太坊,没有中心化实体控制,所有权利归创作者所有。
所有者:0x6794785d49b5Cc970b83cD5dD7CE1997470bbf5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