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image

Degg_GlobalMacroFin0x5Fe13552d006Ff736e5512C04D022D481c11732F

About

海外宏观金融/PhD of Finance/CFA。免责声明:本博全部内容均来自公开资料及个人主观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亦不代表任何机构或他人观点。

image

Degg_GlobalMacroFin 2025-07-05 12:45:15 UTC

发布了头条文章:《【GMF市场速评】6月非农的成色、问题和货币政策含义》 【GMF市场速评】6月非农的成色、问题和货币政策含义 http://t.cn/A6DEytQl

image

Degg_GlobalMacroFin 2025-07-05 12:45:14 UTC

这个非农数据,报告名字我已经想好了:《这不是miss,也不是beat,这是win——6月美国非农就业数据点评》

image

Degg_GlobalMacroFin 2025-07-05 12:45:13 UTC

发布了头条文章:《新一轮全球再平衡开启?——2025H2展望(2)》 新一轮全球再平衡开启?——2025H2展望(2) http://t.cn/A6DHjXB1

image

Degg_GlobalMacroFin 2025-07-05 12:45:11 UTC

当大家在担心美国和日本财政问题发酵的时候UK:嘿嘿又是我,没想到吧

image

Degg_GlobalMacroFin 2025-07-05 12:45:10 UTC

内卷悖论:如果积极反内卷,则也是一种内卷。如果消极反内卷,则结果仍然内卷。结论:不存在“0内卷”。稳态下一部分人内卷,一部分人不内卷,一部分人内卷式反内卷,一部分人躺平式内卷。

image

Degg_GlobalMacroFin 2025-07-05 12:45:09 UTC

发布了头条文章:《【GMF市场速评】更新一下参议院最终版本OBBB的情况(2025/7/2)》 【GMF市场速评】更新一下参议院最终版本OBBB的情况(2025/7/2) http://t.cn/A6DYNqpO

image

Degg_GlobalMacroFin 2025-07-05 12:45:08 UTC

repost//@不发JDE不改名: 最近看到好多关于中国消费问题的讨论,核心的问题是“中国到底存不存在消费不足”这一问题。看了一些近期的讨论,两派经济学家各执一词,各有各的道理。张军:为什么中国的消费率低的离谱:张军教授在Project Syndicate发文:为什么中国的消费率低的离谱?。张军老师的观点是,由于估计方法、服务品价格和政府支出替代三方面原因,中国的家庭消费被低估。但张军老师认为中国需要转变增长模式,不能继续搞过度的资本积累。余永定:不存在"消费驱动增长","十五五"应再推类似四万亿的大项目:余永定:不存在"消费驱动增长","十五五"应再推类似四万亿的大项目。余永定老师认为中国消费占比低,主要来源于消费结构和价格差异,中国的实际消费率可能超过美国。尽管这一观点和张军老师相似,但余永定老师提出的解决方法完全相反,认为要继续靠投资拉动增长。罗志恒:中美消费差距有多大?从统计核算到实物量的全面比较:网页链接。业界经济学者也在做类似的分析,粤开的罗志恒首席做了一个很详尽的数据分析,在排除了消费结构之类的影响、使用一些实物指标进行考察后,发现中国的消费率仍然偏低,这一结果和上面两位老师的观点相反,但其分析仍然不够有力。CF40:中国的消费水平远没有看上去那么低——基于实际消费量的比较:全文 | 中国的消费水平远没有看上去那么低——基于实际消费量的比较。CF40的两位学者同样基于业界视角给出了一些分析,这些分析和罗志恒老师相似,甚至用了非常接近的指标,但得出了相反的结果,更支持张军老师和余永定老师的看法,即中国不存在消费率低的问题。这个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讨论~大家有兴趣可以从更多视角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image

Degg_GlobalMacroFin 2025-07-05 12:45:06 UTC

618大促最后一小时~//@Degg_GlobalMacroFin: GMF 的618活动出炉啦今年是GMF Research(坦途宏观)正式商业化运营的第一年,感谢各位朋友一直以来对我们的支持和帮助。GMF未来将持续努力,力求向各位提供更好的投研服务,助力各位在全球宏观的大海上一路坦途。以下是今年618活动方案,全年最大幅度优惠!所有优惠活动的生效日期为6月1日起至6月30号结束。【1】GMF V+ 活动GMF V+是GMF的个人基础版投研服务,用户可在第三方平台(微博)上阅览GMF的全部深度和市场追踪报告,并获得完整版本微信群服务。1)折扣:6月全月享受8折最低折扣(微博用户请在微博圈子或V+订阅页面自动领取)2)赠品:6月期间每订阅1年可获得2个月Prime试用时长,试用期间享受完整版Prime服务。订阅可叠加,例如续订3年V+将赠送半年的Prime服务权限。PS1:您续期后请截图并私信我,我会拉您加入Prime试用群。PS2:新用户也可以选择GMF纪念键盘~样式可参考去年618活动帖子(网页链接)~【2】GMF Prime 活动GMF Prime 是GMF的个人完整版投研服务,与V+相比,用户除了可直接阅读PDF版本的GMF 报告外(无需登录任何第三方平台),还可获得全球市场周报和美元流动性周报两份周报+外部机构观点精摘(GMF Light)+全年10+场次线上路演+24*7沟通答疑的扩展服务。1)折扣:一次性订阅3年享受9折优惠(折合5100元/年)。2)赠品:6月及6月之前订阅Prime的客户可获赠GMF全部历史报告合集(PDF版本),并加入GMF的在线AI知识库(预计6月末上线)。PS:参与活动请微博私信我。【3】GMF Institution 活动GMF Institution是GMF的机构完整版投研服务,除了向机构全体用户提供完整版本的Prime服务外,还提供全年4场1对1定制路演,1场定制主题培训,重要事件优先服务答疑权限。1)折扣:一次性签约2年合同享受9折优惠2)赠品:附赠2场1对1路演(相当于全年6场)。PS:参与活动请微博私信我。【4】GMF Light 活动GMF Light 是提供海外卖方报告观点总结的轻量化产品(但无任何GMF报告)。1)折扣:6月续订或新增订阅提供8折优惠。参与活动请微博私信@GMF_Light

image

Degg_GlobalMacroFin 2025-07-05 12:45:04 UTC

这两年一直在支持藏区的孩子们读书,钱不多,每年几千块,算是力所能及范围内的支持。今年资助的这个娃是玉树巴塘乡的,刚刚小学毕业。联系人跟我说,他家里只有妈妈,爸爸早就跑了(据说当地很常见)。她一个人拉扯三个娃,挺不容易。好在他们是牧区的生态移民户,国家给盖了房子,就在小学旁边,挺方便。孩子妈妈之前在小学里干校工,每个月收入大约1000多一点。由于国家政策给力,三个孩子在学校的学费、吃饭都免费。不过光靠1000多块钱养活一家四口,其他开销还是很吃紧,所以一直需要外界资助。联系人跟我说,上一代牧民教育水平普遍很低,大部分孩子读完小学就不读了,回去放一辈子牛羊,甚至再也不会下山。这个孩子的妈妈就不识字也不会说汉语。这几年情况在慢慢改变,牧民们也开始重视孩子的教育了。比如我资助的这个孩子就要去玉树市里上初中,他妈妈这几天正忙着搬家找新工作。不过整体而言,受限于师资不足等问题,这里的大学率仍然是极低的。我这个联系人搞玉树地区的资助搞了20年,说这么多年只有2个娃考上了大学。联系人问我有什么想跟他妈妈留言,我本来想说“给孩子买点好吃的补补营养”,想了想,还是改成了“一定要让孩子考大学,大专也行”。

image
image

Degg_GlobalMacroFin 2025-07-05 12:45:03 UTC

群友评论:Yu7五分钟大定1000亿人民币,相当于中国GDP的0.1个百分点。PS:测算方法不准确,看个乐子

image

Degg_GlobalMacroFin 2025-07-05 12:45:01 UTC

结合了今年的市场主流叙事更新了下2025年海外宏观顺口溜:债涨股跌美元涨,全球衰退风险上;债跌股跌美元扬,二次通胀加息强;债跌股涨美元涨,非农就业莽莽莽;债跌股涨美元降,财政宽松债膨胀;债跌股跌美元跌,美国例外叙事歇;债涨股涨美元牛,恐慌消退钱回流;债涨股涨美元贱,全球复苏曙光现;债涨股跌美元降,西方不亮东方亮。PS:债的涨跌是指美债市值,不是收益率。

image

Degg_GlobalMacroFin 2025-07-05 12:45:00 UTC

618活动最后5天,还未参加的朋友们切勿错过~目前在微博订阅页上仍然可以领取到8折券~//@Degg_GlobalMacroFin: GMF 的618活动出炉啦今年是GMF Research(坦途宏观)正式商业化运营的第一年,感谢各位朋友一直以来对我们的支持和帮助。GMF未来将持续努力,力求向各位提供更好的投研服务,助力各位在全球宏观的大海上一路坦途。以下是今年618活动方案,全年最大幅度优惠!所有优惠活动的生效日期为6月1日起至6月30号结束。【1】GMF V+ 活动GMF V+是GMF的个人基础版投研服务,用户可在第三方平台(微博)上阅览GMF的全部深度和市场追踪报告,并获得完整版本微信群服务。1)折扣:6月全月享受8折最低折扣(微博用户请在微博圈子或V+订阅页面自动领取)2)赠品:6月期间每订阅1年可获得2个月Prime试用时长,试用期间享受完整版Prime服务。订阅可叠加,例如续订3年V+将赠送半年的Prime服务权限。PS1:您续期后请截图并私信我,我会拉您加入Prime试用群。PS2:新用户也可以选择GMF纪念键盘~样式可参考去年618活动帖子(网页链接)~【2】GMF Prime 活动GMF Prime 是GMF的个人完整版投研服务,与V+相比,用户除了可直接阅读PDF版本的GMF 报告外(无需登录任何第三方平台),还可获得全球市场周报和美元流动性周报两份周报+外部机构观点精摘(GMF Light)+全年10+场次线上路演+24*7沟通答疑的扩展服务。1)折扣:一次性订阅3年享受9折优惠(折合5100元/年)。2)赠品:6月及6月之前订阅Prime的客户可获赠GMF全部历史报告合集(PDF版本),并加入GMF的在线AI知识库(预计6月末上线)。PS:参与活动请微博私信我。【3】GMF Institution 活动GMF Institution是GMF的机构完整版投研服务,除了向机构全体用户提供完整版本的Prime服务外,还提供全年4场1对1定制路演,1场定制主题培训,重要事件优先服务答疑权限。1)折扣:一次性签约2年合同享受9折优惠2)赠品:附赠2场1对1路演(相当于全年6场)。PS:参与活动请微博私信我。【4】GMF Light 活动GMF Light 是提供海外卖方报告观点总结的轻量化产品(但无任何GMF报告)。1)折扣:6月续订或新增订阅提供8折优惠。参与活动请微博私信@GMF_Light

image

Degg_GlobalMacroFin 2025-07-05 12:44:59 UTC

我发现这年头啥直播都得往擦边方向走。最早擦边的还是娱乐主播、才艺主播、Cosplay等等,后来演变成卖房卖车卖男装男鞋卖电子产品的也都擦,再后来财经主播和教育主播也得擦,这两天发现有主播填补了农业领域没有擦边的空白。擦边时代。

image

Degg_GlobalMacroFin 2025-07-05 12:44:57 UTC

【GMF市场速评】更新一下参议院版本OBBB法案的情况1、目前进展到哪一步了?未来还需要多长时间?参议院刚刚通过了对OBBB法案的“继续推进”的动议投票(motion to proceed),正式进入对该法案的审议、辩论和投票环节。由于OBBB法案是通过预算协调(reconciliation)方式启动的,因此辩论时长需要控制在20小时以内(禁止冗长辩论),预计参议院辩论+投票(Vote-a-Rama)可能会在未来2-4天内完成。但由于参议院通过后还需要返回给众议院讨论修改,因此大概率参议院只是在7月4号(特朗普要求的法案通过时点)前把“皮球”踢回众议院,OBBB法案的实际通过可能还是在7月中下旬。2、目前参议院版本的OBBB法案内容和众议院版本有何差别?目前参议院版本OBBB法案的很多细节还未公布且有待修改。根据CRFB基于JCT和众议院版本CBO评分的估计,参议院版本OBBB法案比众议院版本边际上更偏宽松,考虑利息成本后,未来10年增加 3.5 至 4.2 万亿美元赤字(vs 众议院版本增加3万亿赤字,图1)。值得注意的是,参议院可能会删除备受争议的Section 899条款(参考我们此前报告《资本税降临?:Section 899的十个问题》),这虽然小幅增加了赤字但有助于缓解海外官方美债投资者面临的不确定性。3、未来的关注点和风险CBO可能会在参议院正式投票前1-2天发布参议院版本OBBB的正式评分(涉及每个财年的赤字影响),这将作为市场和参议院议员们的重要参考。目前对赤字影响较大的变量主要是在:1)地方税抵扣(SALT)会不会继续上调(从而降低税收、增加赤字);2)部分支出削减是否可能因为违反伯德规则(Byrd rule)而被拿掉(从而减少了减支规模并推升赤字)。3)Section 899条款是否会被取消(从而降低税收、增加赤字)。整体而言,我们认为参议院版本的OBBB法案在赤字问题上风险偏上行。

image
image

Degg_GlobalMacroFin 2025-07-05 12:44:55 UTC

今天早上hkma在港币连续6天(几乎)触碰弱方保护下首次回收了94亿港币流动性,未来HIBOR如何变化?其对港股影响几何? 我们尝试给出回答。//@Degg_GlobalMacroFin: 发布了头条文章:《近期香港市场流动性的五个问题(下)》 近期香港市场流动性的五个问题(下)

image

Degg_GlobalMacroFin 2025-07-05 12:44:52 UTC

“减持”还是“对冲”?——从台湾省险资的最新数据看近期美元贬值原因【编者按】近期市场围绕4-5月美元贬值及以新台币为代表的新兴货币升值,形成了两种主流解释。一派为“抛售论”,认为美元贬值源于非美投资者抛售美元资产,依据是4月美国财政部TIC数据显示加拿大等经济体大幅减持美债。另一派为“对冲论”,以国际清算银行(BIS)为代表,主张非美投资者增加美元对冲头寸才是推动美元贬值的主要因素。恰逢2025年6月26日中国台湾省公布了5月保险业的外汇敞口及对冲损益数据,我们不妨借此见微知著,为两派观点提供一些实证支持。一、BIS的“对冲论”有哪些论据?BIS最近出了一篇专栏,题目是《2025年4月的美元贬值:外汇对冲的作用》,提出4月美元贬值的主要驱动力是非美经济体增加了美元对冲行为。其论据可归纳为以下三点:一是对冲美元的成本高昂。2022年以来,美联储快速加息带动美欧和美亚利差放宽,在远期市场上做空美元天然面临负carry,成本高昂,导致不少投资者降低了对冲比例。此外,过去几年美元汇率的强势表现也可能抑制了非美机构的对冲行为。例如日本寿险在2021年的外汇对冲比例为60%,而2024年降至40%;中国台湾省寿险的对冲比例也降至历史低位。二是4月互换基差走负。2025年4-5月期间,欧元和亚系货币的货币互换基差(FX swap basis)的进一步走负。BIS认为,这可能是由于非美投资者增加了美元对冲敞口(增加对美元远期的做空头寸)导致的。逻辑是,在外汇市场存在摩擦的前提下,根据抛补利率平价(CIP),单边做空美元远期(增加美元对冲头寸)会推升隐含的美元收益率,使货币互换基差(定义为美国本土利率减去外汇市场隐含的美元利率)走负。三是从日内分时数据看,4月美元贬值主要发生在亚盘时段,但同时段的美债利率并没有出现明显上升。据此,BIS认为美元贬值不是来自于美债抛售而更有可能来自于外汇对冲的增加。检验对冲论是否成立的重要指标之一,是4-5月非美金融机构的外汇对冲比率(FX hedge ratio)究竟有没有上升。6月26日中国台湾省公布了5月保险业的外汇敞口及对冲损益数据,为上述两种理论假说提供了难得的实证检验样本。二、台湾省寿险基本情况和外汇损益数据结构近年来,台湾省寿险积累了巨大的对外投资敞口。 截至2024年末,其大概持有23万亿新台币的海外资产,占整个台湾省非官方对外投资总额的1/3左右,占寿险总资产的60%左右。2018年后,台湾省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金管会)保险局开始定期公布台湾寿险行业的外汇对冲及损益数据,以更好地监管寿险在外汇风险管理及财务表现方面的情况。这一数据大概包括三部分内容(图1):1)兑换损益(A),指未经对冲处理的直接外汇敞口损益,反映汇率波动对寿险公司资产负债的直接冲击。计算逻辑为:基础外汇敞口×汇率变动幅度。例如若美元敞口为100万新台币,美元贬值1%,则兑换损益约为-1万新台币;反之贬值则产生等额损失。2)避险损益(B),指外汇对冲头寸带来的损益,衡量外汇对冲策略的实际成效。它又包括避险工具损益和避险工具换汇成本两部分。其中,避险工具损益(B1)特指对冲头寸市值波动本身引发的损益,例如如果对冲头寸是持有名义总额(notional value)为50万新台币的1年期美元远期空头头寸,则远期美元汇率贬值1%,该项收益就大致是+5000元,部分抵消了兑换损失。而避险工具换汇成本(B2),指持有对冲头寸的时间成本,主要由台美利差(carry)决定。 举例:做空50万美元1年期远期,若台美利差为300基点,月度成本约25基点,即每个月该项下的损益是-1250元。3)外汇价格变动准备净变动(C),反映外汇损益拨备的变化情况。正值是冲销拨备(推升净利润),负值是计提拨备(削减净利润),和其他拨备一样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上述三部分加总,就得到了经对冲后的寿险的外汇头寸整体损益(D),即图1中的“合计数”。要注意的是,上述数据均是年初累计值(YTD),因此要转化成月度值。三、4-5月台湾寿险的对冲比率能否验证“对冲论”?5月,台湾寿险业外汇头寸录得有史以来最大亏损。4-5月,台湾险资不考虑对冲头寸的汇兑损益(A)分别为-5120亿和-9330亿新台币,分别是历史第三大和第一大单月亏损。但对冲头寸本身的损益(B1)也分别高达3480亿和6050亿。综合考虑对冲成本和拨备变化后,4-5月台湾寿险在外汇头寸上的净损益分别为-680亿和-1460亿,其中5月单月损失创下有数据公布以来的最大值。巨额损失的主因是5月新台币对美元大幅升值6.5%,创下1990年代以来最大单月升值。而历史上台湾省寿险外汇损益(D)和新台币汇率波动高度正相关(图3)。这也暗示台湾寿险的FX对冲比率(远)低于100%。如何通过上述数据反推出台湾险资的外汇对冲比率的变化?简单而言,FX对冲比率大致等于避险工具损益(B1)与兑换损益(A)之比并取负值来估算。例如,若对冲比率达60%,则避险工具损益应约为兑换损益的-60%,从而部分抵消外汇敞口损失。然而,考虑到实际对冲活动可能在月中调整,且不同货币的对冲比率可能存在差异,单纯将每月两项数据相除会引入较大噪音。为此,本文采用避险工具损益对兑换损益进行12个月滚动回归,将得到的回归系数视为“过去一年台湾险资平均对冲比例”的估计值。图4显示了回归结果,我们有两个观察:一是在2025年3月之前,台湾险资的对冲比例确实持续下降,由2020年的85%降至了2025年的75%左右,这可能如BIS所言,源于持续放宽的美台息差(图3黑虚线)推升了对冲成本。二是2025年4月-5月,对冲比例非但没有回升,反而出现了进一步的大幅下降,至5月已降至67%。上一次对冲比率的如此快速下降还发生在2022年初美联储加息初期。台湾寿险在过去两月大幅下调外汇对冲比例的原因尚不清楚。一种可能是,5月美元对新台币已大幅贬值,考虑到台湾省实施的是有管理的汇率制度,险资不愿在当前点位继续增加做空美元的对冲头寸,甚至认为台湾央行可能会对新台币升值实施干预。另一种可能是对冲成本进一步攀升。自5月以来,新台币的无本金交割远期(NDF)贴水幅度已扩大至历史极值(图5),这可能反映其他金融机构(如投机资金)增加做多新台币头寸所致。综上,尽管“外汇对冲论”近期成为解释美元贬值的主流叙事之一,但从最新公布的台湾省险资数据看,其对冲比率非但未上升,反而进一步下降,未能进一步支持对冲论。若新台币升值并非源于险资对冲头寸的增加,则可能由台湾省金融机构抛售美元资产(需要根据5月美国TIC数据判断),或其他投资者加大做多新台币的投机头寸所驱动。鉴于新台币NDF贴水幅度迅速扩大,后者的可能性似乎更高。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Degg_GlobalMacroFin 2025-07-05 12:44:50 UTC

最近好像管的又松了,感觉各个直播平台上擦边甚至直接搞黄色的越来也越多了。

image

Degg_GlobalMacroFin 2025-07-05 12:44:48 UTC

发布了头条文章:《近期香港市场流动性的五个问题(下)》 近期香港市场流动性的五个问题(下) http://t.cn/A6Dtt44B

image

Degg_GlobalMacroFin 2025-07-05 12:44:47 UTC

三根阳线我瞬间感觉到处都洋溢着经济复苏的味道

image

Degg_GlobalMacroFin 2025-07-05 12:44:45 UTC

这个剧情我好像在哪看过。以克兰,是你吗?

image
image

此推文基于ipfs和以太坊,没有中心化实体控制,所有权利归创作者所有。

所有者:0x5Fe13552d006Ff736e5512C04D022D481c11732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