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ethtweet基于以太坊和ipfs的去中心化推文协议

image

yuluu2025-07-06 23:13:53 UTC

义乌挺好逛的 可以去看看 都是三丽鸥正版授权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小饱littleky2025-07-06 23:06:36 UTC

好喜欢北京 北京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Degg_GlobalMacroFin2025-07-06 22:39:16 UTC

发布了头条文章:《【GMF路演材料】大美丽法案进展与半年度展望》 【GMF路演材料】大美丽法案进展与半年度展望 http://t.cn/A6Dk2RVU

image

Degg_GlobalMacroFin2025-07-06 22:39:13 UTC

研究好的问题永远是最重要的。//@赵山_公司金融: 瑞士苏黎世大学著名金融学教授Zacharias Sautner是当前世界可持续金融研究的领军人物之一。我挺欣赏他和他的研究,一个原因是他的教育背景并不显耀,还能取得成功。他是德国曼海姆大学2005年博士毕业,当时曼海姆大学的金融学水平排名不在世界前100名。2023年,他接受了两个采访。下面是其中一些关于学术研究的采访内容。问:您对我们的博士生有什么建议? 答:我想到两点:首先,在寻找好的研究问题时,要始终放眼外部。不要主要从先前的文献和其他人的研究成果中寻找研究论文的动机;也要与“现实世界”中的人交流,阅读报纸,并尝试了解你周围的世界正在面临的挑战。 第二点呢? 展现耐力。写一篇好的论文不是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而且在马拉松中你经常会跌倒。跌倒了,站起来,继续跑。如果你有耐力,再加上外在的视角,从长远来看,你将会成功并快乐。问:回顾您的学术生涯,有没有哪个时刻让您印象深刻? 答:一个特别的时刻是大约七年前在纽约举行的一个小型会议上。那是第一次讨论气候融资主题的会议,由金融领域三大权威期刊之一——《金融研究评论》RFS主办。当时,我才刚刚开始研究气候风险。但在会上,我看到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与会,并就气候风险问题交换了意见。当我从会上飞回欧洲时,我大开眼界:如果世界上经济学领域最聪明的三位头脑都花时间思考气候融资,那么这其中一定有其重要意义。从那时起,我的研究生涯几乎全部致力于可持续发展主题,尤其是气候融资。 问:你最喜欢的名言是什么? 答“我没有时间写一封短信,所以我写了一封长信。”——马克·吐温 我每次写论文都会记住这句话。这句话很有道理。问: 你不喜欢被问到什么问题?为什么? 答:“你的识别(identification)策略是什么?”这常常导致研究人员研究二阶或三阶问题,而不是识别不清的一阶问题。我被引用最多的研究是基于调查的。在那里几乎找不到任何识别策略。网页链接网页链接

image
image

我还是得当一个科学家2025-07-06 21:39:10 UTC

我们国家应该还是有其特殊性在里面,在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下,金融业增加值就是会高,而且从业人员占比也会高,美国金融行业就业人员占比高是另外的逻辑,他拥有全球最发达的资本市场,就业占比高很正常

image
image

我还是得当一个科学家2025-07-06 21:39:09 UTC

制造业劳动力收入占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呢?美国很低,韩国很高,很有意思。按理来说,美国国内剩的应该大都是高端制造业,劳动力收入应该高才对,怎么占比还垫底呢?

image
image

Value_at_Risk2025-07-06 21:23:01 UTC

关于数据的问题,可以看看我的这篇博文:网页链接。//@海上风极大:你是专业搞财经的,应该查一下数据看看这个图上数据靠不靠谱。//@青松古藤: 这你想的到?

image
image

Value_at_Risk2025-07-06 21:22:59 UTC

关于数据的问题,可以看看我的这篇博文:网页链接 。//海上风极大:你是专业搞财经的,应该查一下数据看看这个图上数据靠不靠谱。//@青松古藤: 这你想的到?

image
image

Value_at_Risk2025-07-06 21:22:58 UTC

问题不大, 相信后人的智慧。//@Vito的行研札记: 北京幼升小人数两连降,高校人数何时降?今天有卖方老师PO了张图,在2023年北京幼升小人数见顶回落后,预计2029年小学入学人数将从2023年的23.万人下降至13.5万人,低于2014年。这个数字不难预测,北京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出生人数2017年后见顶回落,目前已从高位腰斩;由于小学是义务教育,因此按出生人数+人口迁入数就不难根据2023-24年数据测算出2029-2030年的小学入学人数。那么既然都开始关心幼师、小学老师过剩问题,那么高校什么时候有这个风险?2019年国务院提出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的计划,这一政策直接导致当年普通专科招生人数从2018年的368.83万增至483.7万,增长率达27.1%。随后的疫情期间普通高等教育和研究生进一步扩招,2024年高等教育招生人数1068万人,较疫情前增长16.8%。对应的,是高校教职人员规模接近等比例增长。2019-2022年招生人数增长10.94%,教职工数增长12%。2002到2018年间,由于计划生育政策,中国每年的出生人口数量都在1600万人左右;如果按18岁上大学计算,这也就说明2020年之后至今的高校扩招主要体现在录取率的提升,而非出生人口变多导致大学生增加。但2018年后至今出生人口数快速下降,维持了十五年的1600万人出生平台期被打穿后直接掉到了目前的900万人左右,如果我们以偏乐观一点的角度估计,未来5年出生人口数维持一个800-900万人的平台期,那么2038-2048年间,我们见到的适龄高考青年人数也是腰斩的。考虑到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入学率已经很高了,继续放宽录取门槛概率不大;如果按2006年1600万出生人口匹配2024年1068万高校招生人数看,2024年的950万出生人口即使8成读大学,也才够760万招生人数。如果多招留学生补缺口呢?不太现实。英国是教育产业化大国,根据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HESA数据来看,英国高等教育入学新生中约25%是英国以外的留学生,这是个很高的比例了。毕竟目前中国高等教育招生人数每年1000多万,但留学生招生才十几万人;但英国留学生总人数73万,美国留学生人数总共160万,如果中国想靠吸引留学生补缺口,那每年都要招100万人以上,是每年而不是总共,这......从哪儿买这么多人来?所以高校教职人员应该也免不了过剩压力?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Value_at_Risk2025-07-06 21:22:56 UTC

有问必答 Value_at_Risk的微博直播

image
image

Value_at_Risk2025-07-06 21:22:54 UTC

什么情况?2025年了,还有那么严重的铅中毒?什么原因?食物?//@小儿外科裴医生:这次的新闻看到说很多家长带孩子跑西安去检测我还想,不就查个血铅嘛犯不着跑那么远啊,看来我还是想简单了//@张宏杰: 天水,20年前和20年后。

image
image
image

不可爱羚2025-07-06 21:16:10 UTC

看完绿泡泡的好评

image
image

ipo观察2025-07-06 21:05:59 UTC

#反内卷和AI是推动A股上涨关键力量#【招商策略:反内卷和AI是推动上证指数站上关键点位的关键力量】 近期“反内卷”驱动钢铁、新能源、建材领涨,AI驱动科技龙头等表现亮眼,两者共同推动上证指数于本周五站上扭亏阻力位。中长期来看,“反内卷”或驱动上市公司持续削减资产开支,出清过剩产能,经济供求关系边际改善,推动企业盈利能力和内在回报稳步提升,“高质量”股票有望成为推动指数突破的第一股力量。而围绕AI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所扩散出的投资机会,或成为推动A股向上的第二股核心力量。左手高质量股票,右手大空间赛道的新哑铃形是下半年配置选择。招商策略:反内卷和AI是推动上证指数站上关键点位的关键力量 http://t.cn/A6Dk4Sip

image

ipo观察2025-07-06 21:05:57 UTC

【陈茂波:港股上半年IPO集资额超1070亿港元 全球第一】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6日发表网志表示,港股去年累计上升18%,2025年势头持续向好,申请在港IPO的个案正在快速增加,上半年集资额超过1070亿港元,较去年全年增加约22%,暂列全球第一。陈茂波表示,港股过去这段时间的升势中,资金主要追捧科技类股份,带动科技股相关的衍生产品交投显著增大。与不同类型资产挂钩的“交易所买卖产品”(ETP)成为近年支持港股流动性的生力军,有效地在市场波动之际,发挥流动性缓冲的作用。下一步将加强向海外市场推介香港金融市场,让海外投资者更充分了解及聚焦香港的优势、发展机遇与潜力。(财联社)

image

ipo观察2025-07-06 21:05:56 UTC

【中信证券:目前市场环境和氛围有一些2014年底的影子 只缺一个点火催化】中信证券策略团队发布报告称,目前的市场环境和氛围有一些2014年底的影子,包括:投资者在港股、小微盘和产业赛道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赚钱效应,新发产品开始温和回暖;非金融板块盈利预期趋近于底部,投资者耐心有所好转,信心还有待恢复;反内卷和提振内需成为政策目标的明牌,具体政策的出台和思路调整只是时间问题,“十五五”规划可能展示新的政策路径。市场目前缺的只剩一个点火的催化,可能是中美政策超预期,或者科技产业新变化。从配置角度来看,中报季我们还是维持三条思路,一是具备超强产业趋势特征的行业,关注AI和创新药;二是业绩和估值匹配驱动的行业,关注通信和电子中的北美算力链、有色和游戏;三是带有一定主题和持仓博弈性质的行业,关乎军工和反内卷相关的新能源。整体而言,有色、AI硬件、创新药、游戏和军工的轮动可能还是中报季的主旋律。

image

ipo观察2025-07-06 21:05:55 UTC

巴菲特:关于运气、优势、金钱和犯错 全球视频精选Premium的微博视频

image
image
image

ipo观察2025-07-06 21:05:54 UTC

索罗斯:自然规律与金融市场的关系……这个访谈值得一看!. 皓伦王明川的微博视频

image
image
image

ipo观察2025-07-06 21:05:53 UTC

麻省理工大学公开课: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将改变世界 文史趣谈君的微博视频

image
image
image

ipo观察2025-07-06 21:05:51 UTC

查理芒格生前最后一次访谈:100年人生,学习,投资,成功的3个条件,面对苦难如何“艰难前行”……. 皓伦王明川的微博视频

image
image
image

华尔街见闻APP2025-07-06 20:41:33 UTC

【#谷歌完了吗# ?】 华尔街见闻APP的微博视频

image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