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好生意、好公司、好价格; 星球ID:17168202;备用微博:Risk_at_Value

image

Value_at_Risk 2025-11-18 11:35:52 UTC

所有矛盾点,都可以用“我真有一头牛”这个逻辑去解释。//@经济新视界: 一些聊财经的,思维逻辑极其混乱,直接点说要么是胡说八道不自知,要么是拽着明白装糊涂。以税收为例,这些人想当然,不要加税要减税,因为民生。那好,顺着它们的逻辑,财政紧张怎么办?无非开源节流。不加税,开源的路断了(非税说过,只能暂时缓解,非税多了会衍生很多问题),那就只能节流,财政开支缩减。这时它们又嚷嚷着经济不好,政府要多开支,体制内要多花钱。最近就有个很好的例证,前阵子对吃喝问题抓得严,然后餐饮业惨兮兮,这些人跳出来到处冷嘲热讽阴阳怪气。所以他们也不愿意。那怎么办?它们剩下的能够辩驳的只有这个:有些领域支出太高了(比如一些群体的医保社保退休金),要减。但是,这能解决问题吗?有没有去看看土地出让收入减少的规模?没有,完全凭空想象。应不应该和会不会是两回事。股票应该永远涨,这样就没有人会亏损,但是不会。所有人都应该分配到好工作,这样就没有人失业,但是不会。每个人的收入都应该只升不降,这样所有人对未来都会充满信心,但是不会。增加税源、在规则内应收尽收本来就是一个没什么可争议的做法。追缴偷税漏税逃税避税,有什么好说的?一些领域,长期应缴不缴,形成非正常的竞争优势,这就公平了?一些群体,资产涨价的时候,大量投机,持有一堆房子,助涨泡沫,对这些人收重税,有什么不妥?要是真为减轻民生压力呼喊,那让金融机构多让点利,降低按揭贷款利率,这时候它们反而不支持了(因为手里那点头寸);让社保多向底层倾斜,这时候它们反而不吱声了(因为他们的父母就是受益者)。还有,增加税源和普遍征税是两回事,对谁多征税又是另外一回事。这些人打着为民请命的旗号,行的却是鸡贼那一套,既得利益者的嘴脸清晰可见。

此推文基于ipfs和以太坊,没有中心化实体控制,所有权利归创作者所有。

所有者:0xBfc908c83C4656Fd75ebe926C44f69D5228DC4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