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好生意、好公司、好价格; 星球ID:17168202;备用微博:Risk_at_Value

Value_at_Risk 2025-04-05 14:03:58 UTC
把困境全甩给全球化是不对的,全球化只是其中一个因素,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内部分配问题,那些受益于全球化的跨国企业赚走了大量的钱,但并没有带给美国人民相应的财富效应——工作都给了海外,甚至税收也大头在海外(避税天堂),那些创始人、大股东、高管富豪们有大把的避税手段。//@有限次重复博弈://@理白君:No trade is free.//@雕弓天狼love: 让财富回归 莱特希泽解读关税战深层动因2025年4月2日,川普宣布针对全球的对等关税开启,并把这一天称之为“美国解放日”。在4月2日来临之前,美国前贸易代表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在接受前福克斯新闻主持人塔克·卡尔森(Tucker Carlson)的采访中深度解读了川普贸易战的前因后果,并回答了关于关税是否会引发通胀等一系列广受关注的问题。莱特希泽的这次受访内容信息量很大,莱特希泽意图让国际更清晰地理解川普的关税政策。莱特希泽的主要观点如下:一、全球化贸易体系对美国来说是失败的体系,给美国造成四大灾难性后果:如巨量财富转移、经济放缓、技术落后、美国人变穷变短命。二、为防止国家长期维持巨额顺差,美国必须从自由贸易转向平衡贸易,而关税是达成贸易平衡最有效最灵活的手段。三、川普的经济政策是关于关税、减税、削减支出、放松管制、增加能源供应等在内的组合工具包,这些组合政策不会产生严重的通货膨胀。全球化令美国20万亿财富流失海外莱特希泽说,全球化二三十年来掏空了美国,20万亿美元财富流失海外,而川普的关税战目的就是扭转这一趋势,让美国回归以中产阶级为支柱的社会结构。莱特希泽提到一个概念,美国的国际投资头寸,它衡量的是所有美国人在全球拥有的资产与全世界在美国拥有的资产之差,这个数字现在是负23.5万亿美元。而20年前这个数字大约是负3万亿美元。所以20年期间,美国已经将大约二十万亿美元的国家财富转移到海外,换来的是当前的消费。根据莱特希泽的观点,贸易本来是互通有无,使双方都提高生活水平,但现在的情况是,美国拥有开放的资本系统和贸易系统,而其它国家则制定了产业政策。这些政策的目标不是提高其国民生活水平,而是获取财富。这些国家试图通过获取财富来购买美国的资产、技术以及所有能让它们变富有的东西。所以目前的贸易系统的失败点之一就是它根本行不通,如果一个国家每年都有数千亿美元的贸易逆差,这不是这个贸易系统被设计的初衷。财富转移呈几何级恶化 美国经济放缓2003年巴菲特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讨论财富流失问题,他担心贸易逆差导致美国人的净国际投资头寸变成负数。巴菲特当时提出财富转移的数字是负2.3万亿美元,并说必须回到贸易平衡。但是自从2003年以来,财富转移的情况呈现几何级恶化。而这方面的后果,就是目前的这个系统减缓了美国的经济增长。莱特希泽说,从1960年到1980年,再从1980年到2000年,再从2000年到现在,分这三个阶段来看。从1960年到1980年,美国有14年的GDP增长超过3%,这是合理的GDP增长。莱特希泽说,从1980年到2000年,又有14年GDP增长超过3%。从2000年到现在,美国只有3年的GDP增速超过3%,而且还包括一年是疫情期间的,不太算数的,所以美国上一次GDP增长超过3%,是在18、19年前,而这跟1990年代开始的超全球化、超自由贸易时期正好相吻合。美国创新减缓、技术领先地位恶化全球贸易体系对美国的第三个恶果是让美国创新减缓、技术领先地位恶化。莱特希泽说,有人认为美国负责创新,其他人负责制造,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大多数创新都发生在制造的现场。有很多数据表明美国在这方面已经落后:美国发明个人电脑,但现在美国几乎不生产电脑,而且没有一台电脑不是用外国零件制造的。美国发明了半导体,但现在美国只生产全球总量的8%。美国曾经主导这些领域,包括稀土元素、太阳能板、核能…….等等,所有这些领域,美国不仅失去了领先地位,甚至根本上退出了竞争。莱特希泽表示,由澳洲政府和私营部门支持的澳洲战略政策研究所曾经追踪了64项被称为关键技术的领域。其中,美国在这64项中,有57项落后于中国,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等美国所需要的东西。而在15年前,美国只落后3项。所以在这个超全球化、超自由贸易或巨额贸易逆差的时期,美国的技术实力实际上在退步。莱特希泽在受访中反驳了制造业不重要的观点,强调它带来高薪工作和创新,还有国防能力以及经济衍生效果。而失去制造业会导致技术落后和工人困境。莱特希泽的观点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制造业工资更高,福利更好。对那些不会成为脑外科医生或者宇航员的人们来说,他们能够更好地留在制造业这样的工作中。第二,制造业雇用了大约80%的美国工程师,占私营部门研发的90%左右。制造业每增加一个工作岗位大概会衍生出8到9个工作岗位,而且这些衍生岗位都是好工作。第三,美国需要制造业来创新,需要制造业来保护这个国家。必须有制造业,这不只是国家安全问题,不只是能制造炸弹和潜艇,这意味着能够制造钢铁、汽车、电池、太阳能板。美国必须能够制造所有这些东西,才能够去打仗,或者阻止战争发生。这是川普政府的真正目标。美国工人生活质量恶化 变穷寿命变短莱特希泽认为全球化对美国的第四个灾难性后果,就是目前的贸易体系导致美国工人阶级的生活质量恶化,使他们变穷寿命变短。在他看来这也是最严重的后果。莱特希泽指出,以前80%的美国人自认为是中产阶级,而且跟富人之间差距不那么大。在美国三分之二的工人只有高中学历,这些人不是边缘群体,而是美国的根本。但是大家看到,这些人失去了工作,他们的工资25年来停滞不前。因为酒精上瘾、毒品和自杀,这些人现在的平均寿命缩短了大约8年。莱特希泽指出,美国是G7国家中唯一预期寿命低于80岁的国家。我们看到工人们更穷了,我们看到绝望增加了,我们看到毁灭,我们不用在美国开车太远,就能看到这些被摧毁的社区。转向平衡贸易 重塑制造业的繁荣莱特希泽表示,值得称赞的是川普从35岁就一直在谈论产业问题,担心这个问题。川普当年在受访中说,我们被坑了,我们的工人被搞砸了,不是因为他们懒惰或愚蠢,而是因为我们的体系太糟糕,我们的贸易体系抛弃了他们,并导致社会不安定。莱特希泽主张美国应该从当前的自由贸易转向平衡贸易,防止国家长期维持巨额顺差。他跟川普一样,认为关税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关税很灵活,可以根据需要来调整,随着时间推移,贸易会朝平衡移动,最终实现贸易平衡。莱特希泽说,如果你有平衡的贸易,你就会多出一万亿美元美国国内GDP。这会是一个巨大的繁荣。这些GDP大部分或者说很多会在制造业和制造业延伸的领域里。这就是川普总统想做的。他想用关税推动我们走向贸易平衡,让国内财富分配更加公平,让工人阶级获得更高比例的财富。我们会因为减少那巨大的长期贸易逆差而迎来经济发繁荣。川普组合经济议程与通胀的关系有美国经济学家担忧关税会加剧美国国内通货膨胀。莱特希泽怎么看呢?莱特希泽认为,关税会导致有些物品价格上涨,但有些不会。通胀是一个系统性的东西,如果只是说衬衣贵了,而裤子便宜了,这不叫通胀。问题在于关税是否会系统性地推高价格?莱特希泽认为,基本上是货币政策决定了是否所有东西都会涨价,这取决于印了多少钞票,而关税不一定会改变货币政策。莱特希泽举例说,现在有人认为关税会让经济放缓,所以应该降低利率,也有人说,关税会导致通胀,所以应该提高利率。这对美联储来说是个难题。我们可以把美联储先放一边。我们的观点是:如果你会增加美国国内的生产,你会保持消费大致不变,这就不会带来通胀。莱特希泽也反驳了贸易壁垒会带来通胀的观点。他说,中国是贸易壁垒最多的国家,但是中国没有通胀,反而出现通缩。莱特希泽指出,川普总统的计划,总体的计划包括减税、削减支出、放松管制、增加能源以及关税。这样的组合不可能带来通胀。关税战的深远意义与未来莱特希泽对川普关税战的深度解读,不仅为国际提供了一个理解美国经济政策转型的窗口,更揭示其背后深刻的战略意图与历史背景。从20万亿美元的财富流失到技术领先地位的衰退,再到工人阶级生活质量的恶化,他将全球化视为美国中产阶级社会结构崩解的根源,而关税则是重塑这一结构的利器。川普的对等关税,既是对过去全球化失衡的拨乱反正,也是对未来经济主权的宣言。莱特希泽坚信,关税配合减税、放松管制和能源增产的组合拳,不仅不会引发通胀,反而会带来制造业的复兴和国内经济的繁荣。川普政府认为,对于美国而言,这是一场关乎“解放”与“重生”的百年未有之改革;对于世界而言,这是国际贸易秩序重构的起点。
此推文基于ipfs和以太坊,没有中心化实体控制,所有权利归创作者所有。
所有者:0xBfc908c83C4656Fd75ebe926C44f69D5228DC4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