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金融学博士,高级经济师,CFA,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image

我还是得当一个科学家 2025-07-27 08:52:22 UTC

前一段时间搞的外卖大战,应该是反内卷严重打击的行为,头部企业花那么多钱,就为了抢份额,还迫使商家让利,最终商家利益受损,消费者也没得到好处,看似点的几份外卖价格便宜,但实际上大概率以牺牲质量为代价。 谁吸收就业增量多,谁就应该享受更多政策支持。//@我还是得当一个科学家: 提高工资这个事情,我理解确实对于很多单位有难度。比如说,zf没钱,体制内加工资困难。很多实体企业经营也一般,人为强制限制工作时长势必会大幅提高人员成本,加大经营压力。但是,同样也有很多企业本身很赚钱,但是仍然在压榨员工。或者是本身企业盈利很好,但是由于处于半体制内仍受相关约束,有钱也不能发。我认为应该先从有能力发但不发的这类企业和行业入手。比如说那些打价格战的头部互联网企业,他有钱搞好几百亿去补贴,他就没有钱多发工资吗?完全可以限制这类企业的用工时长,迫使他们增加人工支出。我认为对于用工时长可以差异化对待。对于那些经营困难的,用工时长和工资增长可以弱化考核,甚至不考核。但对于经营不错的,一定严格考核。从政策导向上来说,鉴于经济发展已经处于新阶段,应该完全摒弃传统思维,依靠劳动成本谋取竞争优势的思路。要单靠这个,怎么拼也拼不过东南亚。不解决老百姓挣钱难就业难的问题,任何刺激消费的措施都很难有太大的作用。根本上还是要从制度层面去解决这些问题。

此推文基于ipfs和以太坊,没有中心化实体控制,所有权利归创作者所有。

所有者:0x6794785d49b5Cc970b83cD5dD7CE1997470bbf5b